很多中国移民一到澳大利亚,就被帐单逼得喘不过气来,脑袋里想的全是赶快工作赚钱。
我到澳大利亚一个月,就开始在布里斯班中国城的一家小店里做临时工。
我的老板是从英国移民来的,典型的商人。店里主要经营羊皮、羊皮制品、化妆品和玩具,顾客主要是来这里的观光客人。
我是通过政府职业介绍中心找到这家店的,店主要求职业介绍中心给他介绍一个会说汉语的店员。我找到店里,给了他一份简历。过了很久,他打电话说我可以星期一去试一试。头一天干了半天,晚上付我工资时说,他愿意临时性雇我,付我现金,并且说这样我可以少交税。我回答有工作做就行,给现金也一样。后来朋友说,他这样作可以不用去职业介绍中心交手续费,不用给我交养老保险,不用交的税跟我得到的钱一样多。尽管知道他在剥削我,但是在这里有人雇你、剥削你就是一件可以请客吃饭的好事了。我具体的工作可以归纳为:店员——卖货、接待顾客;清洁工——清洁店面;验货员——负责进进出出的货物;作坊工人——处理加工羊皮,清洁羊皮。
第二次上班的时候,发生了“100元事件”。那天顾客特别多,店里都是人,实在忙不过来。老板让我学着用现金收款机。我常常敲错数字,机器总是报错,总是叫。当时并没在意。晚上9点,我刚进家门,老板就来电话,说他发现现金收款机里少了100元钱,让我回忆。我心想,干了一天水都没有顾上喝,累得要命,怎么还能回忆起来。他在电话里反复让我回忆。我在大学里读的是英文,来到澳大利亚后觉得语言上没有太大障碍。可这次我发现,在英文表达上还是有欠缺的。我反复强调没拿那100元,他就是不放电话。我心里想:我就是没钱饿死了也不会拿你的钱。这一点志气都没有,我就不会来了。鬼才拿你100元了。你也太小瞧我了。事后,我上班时他向我解释,始终没找到那100元。他一直对这事耿耿于怀,几个星期后还在合计。现在我操作现金收款机很熟练,有时还是敲错,我会立刻告诉他多敲进多少钱,他也明白我的意思。后来发现老板有个毛病,就是一旦现金收款机里的钱多了,他就拿出几张票子装入自己的钱包。
老板叫我做的工作有时很奇怪。老板叫我洗一些旧的电话卡。当时姆指有些疼,本不应沾水,但是没办法。那些不知是什么年代的电话卡有的很脏,我倒了些洗涤剂,咬了咬牙,就开始洗了。我们有时向顾客收旧卡,洗干净后,老板贴上标签,当作小纪念品出售,增值几倍。说也奇怪,手被洗涤剂消毒液泡了一下午,一点也不疼了。有时进货是通过邮局寄来的,包裹上有邮票。老板要求所有的邮票都要保留,交给他处理。我把邮票装入小塑料袋,贴上3元的价签,卖给游客。处理羊皮时,凡是像点样的边角余料,老板一律贴上价签,放到店门口的竹筐中出售,其实那些东西一点实用价值也没有。
我刚开始做工的时候,店里进了一大批货,是中国制造的。我验完货,想把新到的货归位,老板在旁边大吼一声,我莫明其妙不知错在哪里,经旁边的人指点才明白,“中国制造”的标签一定要撕去才可归位。这里的顾客大多数是游客,游客想买一些澳大利亚的东西,有中国制造字样的东西不好卖。店里采用打折促销,本来打折就是减价销售,给顾客让利。但我们的打折完全是另一回事。一件本来卖5元的东西,硬是在价签上写上8元,优惠价5元。顾客问你能不能再便宜一些,我们会说这已经是优惠价了,不能再低了。一位女同事说,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经营方式,折扣越大,人们越想买。她说的不无道理。有时游客拿美元或别的货币买货,有一些不了解行情或不熟悉汇率的人会多付一些钱。在澳大利亚货币兑换不受任何限制,许多银行都是不收手续费的,但老板总是替银行收了手续费。